该商品为众筹商品,目前无实际资源,目前心愿值达成18点,未达成理想心愿值45点,如果不懂心愿值不要急着付款,先看心愿值计划:点击这里
红书(心理学大师荣格核心之作,国内首次授权完整版)
令人匪夷所思的艺术珍宝,突破人类审美极限的美,国内首次授权,时隔50年揭开心理学史秘密,探秘大师如何成为大师,心理学大师荣格超核心作品,资深荣格学者呕心沥血13年考证解读,理解心理学不得不读的一本书
作者:原著 ◎ [瑞士] 荣格 C. G. JUNG [英] 索努·沙姆达萨尼 编译 周党伟 译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年12月
开 本:16开
纸 张:纯质纸
包 装:精装
是否套装:否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111551447
所属分类:
图书>心理学>心理学经典著作
编辑推荐
1.国内首次授权出版,市面上仅有的一字未删的原版作品。
2.资深荣格学者呕心沥血13年考证解读,撰写近20万字导读及全书注解,帮助读者精确理解荣格思想。
3.领略荣格瑰丽奇绝的想象,驾驭文字在神话世界和梦境中遨游。
4.欣赏荣格天赋异禀的艺术才华,近距离观摩荣格令人叹为观止的绘画和书法。
5.援请专业荣格学者精心翻译中文,呈现能够让人读得懂的荣格。
6.装帧制作精良,全彩四色精装,双封套,四版*封面,另附赠四张精致明信片,奉献极致阅读体验。
7.防撞包装,避免运输损伤,提升阅读体验。
内容简介
心理学自开创以来,从来没有哪一本书像《红书》这样,从开始写作到出版面世,历经如此漫长的岁月和波折。也很少有著作像《红书》一样,在未曾出版之前,就对20世纪的社会和思想史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红书》可以被视为荣格的私人日记,记录了他在1914~1930年间的“自我实验”,荣格曾为它花费16年时间精心雕琢,将它视为自己后期著作的核心与关键来源。在此之后,他却又令人费解地突然中断了继续写作,将之束之高阁。直到荣格去世后几十年,荣格继承人协会才授权委托资深荣格学者索努•沙姆达萨尼教授进行编辑、翻译、出版。索努教授为《红书》耗费了13年的心血,才终于使得它面世出版。这本充满神秘色彩的“时光之书”,为充分理解荣格的作品开创了一个新纪元。它打开了一扇独一无二的窗口,让世人可以看到荣格是如何在他生命中的特殊时期修复了他的灵魂,继续研究心理学,从而成为一代大师。不论是它在荣格一生发展中所占据的地位,还是作为一件艺术品,《红书》的出版都堪称一个里程碑。
作者简介
荣格
C. G. Jung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卡尔·古斯塔夫·荣格对现代心理学甚至东西方思想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所开创的分析心理学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流派,大量的心理学家以荣格分析师的名义开展工作,许多专家致力于研究他的思想、理论和生平。荣格的字词联想实验依然是现代实验心理学的主要研究范式,他所提出的分析师必须接受分析和督导才能进行分析实践,和面对面分析的设置等,依然影响着今天的临床心理学。荣格与弗洛伊德共同开创了现代心理咨询与治疗的范式,共同建立了国际精神分析协会,荣格担任主席;设立份国际精神分析杂志,荣格担任主编;荣格所工作的医院也成为世界上代精神分析师实习的地方,由他担任负责人和督导师。 国际心理分析协会也是在荣格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建立的。荣格提出的有“集体无意识”与“原型”理论,著有《无意识心理学》《心理类型》《集体无意识原型》《心理学与文学》等。
编︱者︱简︱介
索努·沙姆达萨尼
Sonu Shamdasani
资深荣格学者,致力于荣格及其理论研究,推动荣格所有著作的编辑出版,现就职于伦敦大学学院(UCL)人文艺术学院,任心理学历史研究中心和健康人文中心主任,被誉为“除荣格之外了解荣格的人”。
索努教授自1997年开始阅读《红书》,2000年被荣格家族基金会委任负责编辑《红书》,到2009年将《红书》出版,付出了巨大的时间和精力。在这13年中,索努教授的足迹遍布荣格曾经去过的每一个地方,广泛且深入地调查研究荣格所有的经历,熟读荣格的作品,全身心地投入到《红书》的编译中,终使这部作品得以出版。如果没有他,《红书》将不会出版。
2003年,索努与斯蒂芬·马丁共同创立了腓利门基金会,专门致力于整理和出版荣格的所有著作(包括大量未曾面世的手稿和信札)。索努作为腓利门基金会的总编辑,主动承担起荣格的《红书》与《黑书》的编译工作,并深入探索荣格完成这些作品时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将荣格的思想置于整个19世纪到20世纪的历史过渡进程中,同时又全面地将心理学的发展和历史的发展相结合,从而建构出完整的现代心理学史。
译︱者︱简︱介
周党伟
荣格学者,现师从荣格《红书》的编者索努·沙姆达萨尼教授攻读博士学位。曾师从中国首位荣格分析师申荷永教授学习心理分析与中国文化,协助申荷永教授编辑和校对《荣格文集》(长春出版社,2014.1), 并独立翻译和出版美国荣格分析师约翰·毕比博士的《类型与原型》一书。
显示部分信息
目 录
● 前言
● 致谢
● 导读:新书—荣格之《红书》
● 中译者按
● 英译者按
● 编者按
卷
序 言 来者的路
章 重新找回灵魂
第二章 灵魂与神
第三章 灵魂的恩宠
第四章 沙漠 沙漠中的经历
第五章 未来的地狱之旅
第六章 精神的分裂
第七章 谋杀英雄
第八章 神的孕育
第九章 神秘·遭遇
第十章 引导
第十一章 终解
第二卷
序 言 犯错者的意象
章 红人
第二章 森林中的城堡
第三章 卑微的人
第四章 隐士·逝去I
第五章 逝去II
第六章 死亡
第七章 早期神庙的遗迹
第八章 天
第九章 第二天
第十章 咒语
第十一章 蛋的打开
第十二章 地狱
第十三章 献祭性的谋杀
第十四章 圣愚
第十五章 第二夜
第十六章 第三夜
第十七章 第四夜
第十八章 三个预言
第十九章 魔法的礼物
第二十章 十字架的道路
第二十一章 魔法师
● 审视
● 后记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显示部分信息
前 言
引子
在我向你所讲的那些年中,我一直在追寻内在的意象,
那是我生命中重要的时光,因为其他的一切皆源自这里。
它始于彼时,随后具体发生的事情几乎已经不再重要。
我整个一生都在详尽阐述那些从无意识中迸发的内容,
它们就像一条神秘的溪流朝我奔涌而来,几乎将我摧毁。
这些内容完全超出我一生所能理解的范围。
后来的一切仅仅是进行外在的分类、科学的详尽阐述和将它们整合进生命中,
而那个神圣的起点,却已包含一切。
——荣格(C. G. Jung),1957
前言
当C. G. 荣格继承人协会决定出版《红书》,从那个值得纪念的一刻起,十多年已经过去了,而这部多层次作品应该针对什么样的读者群体,却引发了大量的思考:专业的心理学史研究者?普通的读者?目标是注重意象的视觉型的人?爱好书法的人?精美图书的收藏家?出版的形式和设计应该优先考虑哪些方面?这些问题都很难回答,因为即便是昂贵的原始皮革封面都包含着一种信息,令人难以解读。很多提议被讨论,后来又被放弃。终,W. W. 诺顿出版公司找到一个合适的解决方法:将完整的图片复制出版,并在2009年面世,出版所取得的巨大成功证明当初出版社的决定非常正确。这部作品迅速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并且已经被翻译成九种语言。很明显,设计一本书不仅要照顾到作品本身的各个方面,还要考虑到不同的读者群体。如果将那些为成功出版这部书做过贡献的人的名单列出来,那么这个名单将不是一般的长。但是,有两个人应该被特别感谢,他们是吉姆·梅尔斯(W. W. 诺顿出版公司)和索努·沙姆达萨尼(腓利门基金会)。
自1962年起,C. G. 荣格的《红书》已广为人知。但是,此书今天才得以首次出版,终到达广大读者手中。荣格在《回忆·梦·思考》中已经描述过它的起源,它是次级文献中被无数次讨论的主题。因此,我在这里只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1913年是荣格生命中关键的一年。他在这一年开始进行一项自我实验,并一直持续到1930年,这项实验就是后来众所周知的“直面无意识”。在这项实验的过程中,他发展出一项技术,可以借助它“到达(他的)内在过程的底部”,“把情绪转译成意象”和“抓住活跃在……‘地下’的幻想”,后来他将这种技术称为“积极想象”。他首先在《黑书》中记录自己的幻想,后来对这些文本进行修改,并加入对它们的思考,随后将修订后的内容用花体字誊抄到一本名为《新书》(Liber Novus)且用红色皮革封皮包着的书中,并配上自己的绘画。这本书一直被称为《红书》。
荣格把自己的内在经历讲给自己的妻子和亲密的同伴。1925年,他在苏黎世的心理学俱乐部做了一系列关于他的专业和个人发展的报告,其中他也提到了他的积极想象技术。除此之外,他对此严格保密。例如,他没有跟自己的孩子讲过自己的自我实验,孩子们也没有发现任何异常。很明显,对他而言,很难解释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如果他让一个孩子在他写作和绘画的时候看着他,这也是对这个孩子爱的表现。因此,对于荣格的后人而言,《红书》总是被一股神秘的气息包围着。1930年,荣格结束了自己的自我实验,并放下《红书》的创作,但他并未写完这部作品。尽管它在荣格的书房中占有一个无上荣耀的地位,但他却让它沉睡了数十年。与此同时,他通过自我实验获得的领悟对他随后的作品产生了直接的影响。1959年,他试图在旧草稿的基础上将全部的文本誊抄到《红书》中,并尝试将一幅未完成的画作画完。他也开始为这部书写后记,但不知道什么原因,花体字的誊抄和后记都戛然而止了。
尽管荣格积极考虑将《红书》出版,但他从来没有做出必要的行动。1916年,他私下将《向死者的七次布道》出版,这部短小的作品源自他的直面无意识。一直到1958年,他才出版1916年描述积极想象技术的论文《超越功能》。有很多的原因可以解释他为什么不出版《红书》,如他所言,这部书没有完成,他对炼金术这一主题的研究兴趣不断增加,使他无法继续写完此书。在回顾这段经历的时候,他把在《红书》中细致地处理自己的幻想描述为一个必要但麻烦的“美学化详尽阐述”。直到1957年年末,荣格宣称《黑书》和《红书》都是他的自传性记录,但是他不希望将它们收录在《荣格全集》中,因为这两部作品不具备学术特征。作为让步,他允许阿尼拉·亚菲在写《回忆·梦·思考》时可以摘录《黑书》和《红书》中的内容,而事实上她并没有引用。
1961年,荣格去世。他的全部作品归他的子孙们集体所有,之后子孙们成立C. G. 荣格继承人协会。荣格遗产的版权给他的子孙们同时带来义务和挑战:将德文版的《荣格全集》全部出版。在荣格的遗嘱中,他希望《黑书》和《红书》由他的家人保管,但没有进一步做详细的说明。由于荣格特意指出不能将《红书》收录进《荣格全集》中,因此继承人协会认为这是荣格对这部书后的遗愿,而且完全是一件私人的事情。继承人协会守护着荣格未出版的作品,就像守护一座宝藏一样,从来未考虑过再出版任何作品。《红书》一直留在荣格的书房中长达二十多年,由弗朗茨·荣格保管,是他接管了父亲的房子。
1983年,继承人协会将《红书》放到一个保险箱中,他们明白这部作品是无可替代的。1984年,新任的执行委员会拍摄五张照片为家族所用,这是荣格的子孙们次有机会近距离观摩这部书。这次细致的处理有它的益处。相对于其他东西,《红书》得到良好的保管是理所当然的,事实上,数十年以来,它几乎从未被打开过。
1990年之后,德文版《荣格全集》(也是著作选集)的编辑告一段落,执行委员会决定开始彻底详查所有可以找得到的未出版的材料,并思考进一步的出版。由于继承人协会在1994年将档案和编辑的重任委托给了我,因此我接下了这项任务。结果我们找到与《红书》有关的一整套草稿和不同的版本,其中就包含花体字抄本中已经遗失的那一部分,它以草稿的形式出现,还有一部名为《审视》的手稿,这一部分接着从草稿结束的地方开始写,包含《向死者的七次布道》。但是,是否和如何将这些重要的材料出版,还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问题。乍一看,这些材料的风格和内容与荣格的其他作品几乎没有共通之处,很多事实并不清晰,而且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没有人能够对这些材料提供一手的信息。
但是,自荣格那个时代以来,心理学史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展,而且在今天能够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当我在进行这些项目的时候,我遇到了索努·沙姆达萨尼。我们就进一步出版荣格著作的可能性进行了大量的讨论,主要包括一般的著作,当然还有《红书》。这部著作从一个特定的环境中涌现出来,而生活在21世纪的读者并不熟悉这个环境。但是一名心理学史专家却能够将这部历史文献呈献给现代的读者,借助于原始资料,沙姆达萨尼可以将它嵌入原来的文化情境中,置于科学的历史中,并和荣格的生活与工作相联系。1999年,索努·沙姆达萨尼提出一项出版计划,并遵循计划的指导原则。2000年春,在没有经过讨论的情况下,继承人协会决定根据沙姆达萨尼的提议将《红书》公开出版,并委托索努·沙姆达萨尼负责编辑。
多年之后,我多次被问到为什么现在将《红书》出版。我们的一些新的理解起到主要的作用:荣格本人并没有把《红书》视为一个秘密,虽然看起来它似乎就是一个秘密。文本中有很多处包含“我亲爱的朋友”的话语,换句话说,它针对的是一名读者。事实上,荣格让自己亲密的朋友誊抄这部作品,并和他们一起探讨这些抄本。他并没有直截了当地拒绝出版,他仅仅是没有解决这个问题。而且,荣格自己说他后期作品的所有素材都是来源于他的直面无意识。因此,作为直面无意识的记录,《红书》已经超越私人的领域,成为他著作的核心。这样的理解能够让荣格的孙辈们用一种新的眼光来审视现状。决策的过程需要时间,而典型的文本内容、概念和资料能够帮助荣格的子孙们在面对充满情绪的事物时做出更加理性的决定。终,继承人协会民主决定《红书》可以出版。从决定到现在出版,中间经历了很长一段过程,但结果却令人久久难以忘怀。如果没有这么多人的协作,一起为这个共同的目标奉献自己的技巧和精力,这部书根本不可能出版。在这里,我代表C. G. 荣格的后代子孙,向所有的参与者致以衷心的谢意!
乌尔里希·霍尔尼
C. G. 荣格作品基金会
2009年4月
显示部分信息
媒体评论
《红书》的出版震惊了整个图书行业!
——《纽约时报》
荣格的《红书》:一个精神分析学家的内在宇宙。
——美国纽约Rubin博物馆
这无疑是一件珍宝,不论是对荣格的追随者和研究者,还是审美爱好者或哲学寓言爱好者。
——《华盛顿邮报》
看到它的*眼我简直震惊了!我虽然的确不是一个荣格学者,但是它作为一件艺术品简直太美了!我简直没法移开双手。
——Jim Mairs,W. W. Norton出版公司资深编辑